
中国智库消息 3月11日在京闭幕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2021-2025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其中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
在《纲要》第十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中,第三十四章“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第二节为“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具体内容如下:
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整体性系统性研究、出版传播、宣传阐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等建设,建好用好“学习强国”等学习平台。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深入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智库建设作出重要批示,指出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高度重视、积极探索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等。这些重要论述既表明智库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又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指明了根本方向、提出了总体要求。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这是在中共中央文件中首次提出“智库”概念。
2014年10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审议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习近平强调,我们进行治国理政,必须善于集中各方面智慧、凝聚最广泛力量。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和国际影响力的高端智库,重视专业化智库建设。这既为中国智库的发展提出了挑战,也为各类智库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改革发展任务越是艰巨繁重,越需要强大的智力支持。要从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好。
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形成定位明晰、特色鲜明、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的高端智库。
2015年12月1日,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强调,着力建设一批国家亟需、特色鲜明、制度创新、引领发展的高端智库,推动我国智库建设实现新的发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25家智库成为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宗和)
来源:原标题:《智库风向|“十四五”规划纲要再提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
北大博雅产学研发展研究院主办 投诉邮箱:servers@pku-ypzk.org.cn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互联网信息中心备案:京ICP备2021000398号-1
编辑中心: 元培智库 技术支持:燕园人合技术中心